023-67715886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龙潭山资讯
中国古代陵墓的建筑形制与历史沿革
来源:重庆莲界生态园 发表时间:2019-9-25 17:33:24

  原始时期陵墓建筑

  母系社会的仰韶文化时期已发现男女分性合葬的墓坑,并殉以日用陶器等,如西安半坡聚落遗址的墓穴即属此类。父系社会龙山文化遗址中,已有单体葬和成人男女合葬的形式,还在墓坑中发现木板葬具的痕迹,显示出土坑木椁的雏型。


  远古时代,墓葬制度简单,死者葬于土坑,用土掩平,不留任何痕迹与标记。

  奴隶制时期陵墓建筑商代陵墓不起坟,深埋,但墓顶可能有享堂。妇好墓口地面排列有比较规整的柱洞,柱洞底部有卵石做柱础,柱洞外侧还有成行的挑檐柱柱穴,这是明证。


  春秋至汉的陵墓建筑

  春秋时期的陵墓开始出现覆斗形封土,战国时封土日趋增大,下有数墓横列(沿东西展开)对应封土上有横列的享堂。比较典型的是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王裏,上有凸字形封土  (中山王兆域图),封土顶有寝殿遗迹。秦始皇陵周围有 2层围墙,围墙正中建门阙,整齐对称;封土则发展为  3层方形夯土台,顶部建有寝殿;坟上遍植柏树,以象征山陵,陵墙外还有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。自此,奠定了中国封建帝陵以高为贵、以方为尊的总体格局。西汉承秦制,厚葬成风,帝陵多采用“前朝后寝”之制。地下墓室称“方中”十三丈),多用“黄肠题凑”之制。陵丘都是正方形截锥体(称为方上,按规定高达十二丈),陵上建寝殿,四周建围墙 (正中各有阙门),呈十字轴线对称。汉代帝陵已形成以陵体为中心的平面布局形式,重要的入口多设仿木形式的石阙(代表者为四川雅安髙颐墓),陵前设石碑、石祠。正南接有简短的神道,前端设石表(亦称神道柱,最早的实例为北京西郊秦君墓表),并开始出现石像生(最早的实例为西汉霍去病墓的石像生)。


  魏晋南北朝时期陵墓

  三国两晋时期,由于社会动荡、政局不稳,故多采取薄葬或潜葬的形式,陵墓多葬于山林而“不封不树”,无神道、寝殿及园邑。南北朝时期陵墓建筑得以一定程度的恢复,南朝帝王陵开始在陵前设置纵深的神道,神道两侧对称排列石刻的麒麟(辟邪)、墓表和碑,享堂已不存,规模仅及汉代贵族、官僚的墓制。


  唐宋陵墓建筑

  唐代陵墓是汉陵以后的又一种典型形式。因山为陵,拱食不便,遂将献殿建于陵园南门内,相当于庙,称上宫,而在山下设下宫——寝,以便供食,从而形成上下宫制。唐陵布置继承汉代陵墓四出的格局,但陵前神道加长,门阙及石像生增多。是宋明布置的蓝本。又仿汉制,陵区内多舍陪葬墓。在建筑处理上,唐代以前,多注重陵墓本身的造型设计,十字轴线对称的截锥体,富有稳定、坚实、严肃的性格,陵丘顶上建寝殿,更突出了这种建筑的神圣性,但当时对环境序列重视不足。唐代开始重视环境,陵前的神道、门阙、石刻加深了序列层次,烘托出了浓重的纪念性格。而利用自然山峰作为坟丘,使神道至陵前逐步升高,展示出雄伟壮阔的气势,但陵墓本身建筑处理不多,气魄开阔有余而格调深沉肃穆不足。

  五代十国帝陵规模都不大。北宋陵墓综合了汉唐的特征,但更规格化,各陵布局大致是:陵台为方锥平顶土台,四面有陵墙、门、角阙,南面为神道,神道两侧有阙两对以及石望柱、石人、石兽,相对而立。陵台到神墙南门中间的空地为献殿遗址,也称之为上宫。陵的西北,是皇帝死后供其灵魂衣食起居的地方称为下宫。整个陵区遍植松柏枳桔,并以荆棘为篱。

  明清陵墓建筑

  明代陵墓继承了唐宋而又有创新:因山为陵,陵区集中,神道深远,遍植松柏;但陵体、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,且致祭区形成院落二进或三进,更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。明楼是明代陵墓的独创,皇陵有内外陵墙,内陵墙四面辟门,其上有楼,如城楼,分别称南、北、东、西明楼。明陵的陵体完全宫室化,是对朝会格局的模拟,其中前朝部分为宫室型的纵向院落,而将后寝部分改为明楼宝城。

  清代陵墓与明陵基本相同,只是规模略小,每陵都设神道,并有独立的后妃陵墓。墓室都是多室型拱券结构。明清陵墓艺术形象最突出,手法最成熟,主要表现在:

  1)集中修建,注重环境效果。环境都是正面开敞,其余三面山峦环抱的小盆地,前低后高;建筑与环境尺度适中,都是在人的正常视野范围以内,既保证了整体气势雄阔,又使人能够把握住完整的艺术效果。

  2)每陵正对一个山峰,将自然的山陵组织到人造的陵墓建筑中,增加了建筑艺术形象的内涵。

  3)特别注重前导部分的序列处理。清陵每陵前都有神道、牌楼,加深了各陵的层次。明十三陵只有一条神道,从石牌坊到长陵前总长达 7. 5千米,共分三段,艺术效果极为强烈,实际上是整个陵区的一条脊骨。

  4)陵墓建筑整齐对称,造型严谨,特别是明楼宝城,形如城堡,坚实有力,很富有纪念性格。


  唐乾陵

  ①李治与武则天合葬;

  ②依山为陵的代表,凿山为穴,以山为阙;

  ③继承六朝的神道并加长,门阙、石像生、树木增多;

  ④以梁山主体为陵体,四周为方形神墙、陵门四出;

  ⑤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;

  ⑥遍植松柏;

  ⑦上下宫分别建造:唐代因山为陵,供食不便,将献殿建于陵园南门内,相当于庙,称上宫;而在山下设下宫——寝以便供食,从而形成上下宫制。


  北宋帝陵

  北宋陵墓计八座,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嵩山北麓岗地上,形成一个陵区,设有陵邑来管理陵区。宋朝陵制,沿袭唐制,唯尺度远逊。宋陵一反中国古代建筑常例 ——置主体建筑于较高位置 ——使陵区地面由入口至陵台逐段下降,陵台处于最低位置。诸陵的朝向都向南而微有偏度,以嵩山少室山为屏障,其前的两个次峰为门阕。宋陵的制度大致是:上宫,由正方形平面的神墙围绕,转角处建角楼,四面正中各辟神门,为十字轴线对称,门外各有门狮一对(牝牡各一)。上宫中央为陵台,方截锥体夯土(北宋是保持古代方上陵制的最后时期),其地下深处为  “皇堂”(地宫)。上宫南神门外,为入口引导部分 ——神道。最南为鹊台,即双阙;

  北越一段路为乳台,亦双阙;乳台北侧立华表(望柱)、石像生,有文武官员、使臣、宫女、马、象、羊、虎等石刻;最后为下宫,日常驻有管理陵园的官吏或宦官宫女,每日献食于影殿遗像前,此区为生人日常生活处,设厨、贮藏、盥淋等场所。


  明十三陵

  明朝历代帝王提倡尊崇礼制和封建等级观念,尤重厚葬传统。明初朱元璋对帝陵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变革,并在营建南京孝陵等皇陵中形成定制,后在明十三陵建设中继承完善。十三陵的总体规制,是以南京明孝陵为蓝本设计建造的。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,各陵又自成体系,相互间距 0.5千米至  8千米,建筑形式大同小异。明十三陵的建筑特色和成就如下:

  ①整体环境:陵区的北、东、西三面山峦环抱,十三陵沿山麓散布,各据岗峦,面向中心——长陵。环抱的地形造成内敛的完整环境,整个陵区结合自然地形,各陵彼此呼应,成为气象宏廓而肃穆的整体。  ②诸陵方位:诸陵各对山脉主峰,建筑轴线随自然环境而生成,布置灵活生动。

  ③基本格局:十三陵的陵寝建筑,由共长逾千米,设石牌坊、大红门、神功圣德碑亭、石像生及龙凤门等一系列墓仪设施。神道不仅渲染出陵墓建筑群威严神圣的建筑意境,也增强了总体布局的空间层次。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像生、碑亭之类,这与唐宋陵制全然不同处,而为清代仿效。

  ④注重整体景观效果:如神道距体量小的山峦稍近而距大者稍远,使左右山峦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。这种对空间及形象直感效果的重视,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经验。

  ⑤纵轴型制:将帝陵的安葬、祭祀和管理三项功能集中在一起,取消了唐宋推行的下宫度,扩大了祭殿(即棱恩殿)规模,形成前后三进院落的纵轴型制。

  ⑥宝城宝顶及方城明楼制度:陵体改方为圆,称作宝顶,周围用砖砌墙,犹如城堡,称为宝城,宝城前面修筑高大雄伟的方城明楼。

  ⑦上下宫合二为一:方城明楼前设五供石台。明楼实际只是碑亭,不是如孝陵的享殿,不作祭祀行礼用,平面改为方形。自此,上宫献殿实际已取消,仅用“五供”象征祭祀用物,祭祀集中于下宫,上下宫合二为一。

  ⑧长陵:为十三陵中最宏伟一处,其享殿棱恩殿为最高等级殿宇 ——九间重檐庑殿(其面积稍逊于故宫太和殿而正面面阔超过之,故体量感觉则大于太和殿)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。殿内十二根金丝楠木柱,最大四柱直径达 1.17米,高约  23米,质量之高形体硕大,为历史罕见。

  ⑨地宫:由前、中、后和左右 5个厅组成(如定陵),前、中、后三殿之间,各有一道石券门相连,地面是“金砖”铺地钆


  清昌陵

  嘉庆帝的陵墓,位于西陵,群山环抱,林壑幽深,如手之手指,指间即两岗挟持平坦处,諸陵在焉。昌陵起始和两旁均为茂密松林。过一大片大松林就是昌陵的神功圣德碑亭;其北为石拱桥、望柱和石像生,石像生成行侍立于神道;再北为三孔桥,碑亭;东偏北为神厨库区;中轴线上碑亭后以隆恩门为界,环以方正的围墙。墙内有两重院:第一进院为隆恩殿,内有二柱冲天牌坊和石五供,后为方城明楼、哑巴院和宝城宝顶;宝顶下为地宫。墙内外和宝顶上松柏繁茂。昌陵特色还有二:一是隆恩殿内大柱包金饰云龙,金碧辉煌,地面除槛垫石和中心石外,不用金砖,而用贵重的花斑石墁地。二是,排水系统十分讲究,除地宫、宝顶、内院、殿下有排水孔、排水沟外,还将院内、院外的水联成一个相通的水路,称“马沟槽”。


备案号:渝ICP备2022011806号 龙潭山生态园(www.jyltsly.com.cn) 免费专车接送,实地参观。 联系电话023-67715886  手机: 关键词:重庆墓地,重庆主城陵园,重庆公墓价格 站长工具:
Powered by ZZZcms